『雕塑头条』2019中国·衡水(国际)城市雕塑艺术节30件优秀作品

 

2019中国·衡水(国际)城市雕塑艺术节作为第三届衡水市旅发大会开篇之作,自3月22日启动以来,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艺术家的广泛关注,历时近7个月,共征集到来自中国、美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俄罗斯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544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1679件。专家评审精益求精、优中选优,最终评选出国内外30件优秀作品。目前,这些作品已全部由饶阳华日青铜艺术有限公司制作完成,并在饶阳诗化广场进行展示。本期作品排名不分先后。

1、作品名称:《衡水》

作者:盛杨
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原、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原主任

材质:不锈钢+大理石

高度:5.5米

创意说明:创作的艺术灵感来源于对“衡水”文字上的探索,用雕塑的形式把“衡水”的内在精神和气质,形象的表现出来。“衡”字的左右偏旁塑造成山峦大地,意在表现坚强雄伟、地大物博;把“水”字放在期间,从峡谷奔腾而瀑,象征生气勃勃、源远流长、前途无量;而旋转飞跃的鱼则是智慧、财富、吉祥之意。在艺术上浑厚的黑色花岗岩,银色闪耀的水和金色灿烂的魚形成稳重而流动的和谐组合,是为庄重之感。

 

2、作品名称:《听风》

作者:陈云岗

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

 

材质:青铜

长度:4米

创意说明:作品塑造了一位东方智者,横卧冥想的形象,他仿佛一块磐石,浑圆饱满,神情如静听天下风声水声,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。

 

3、作品名称:《融入》

作者:何力平

四川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雕塑协会理事

材质:大理石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融入是美丽的梦想,也是行为的过程;女人与男人 、个人与自然、民族与世界、人类与和平都希翼相互融入、和谐共生;融入自然,融入生命。

4、作品名称:《回家》

作者:朱尚熹

《雕塑杂志》主编、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专家会员

 

材质:青铜

创意说明:该作品以吹奏萨克斯的人物动态作为创作母题,并将萨克斯经典乐曲《回家》作为创作的题材指向。作者通过飘逸的姿态,轻盈的舞步,流畅的塑造再加上颇具趣味的服饰安排,营造了一种优雅、沉醉而思乡的艺术意境,凸显了的情感主题。

5、作品名称:《融》

作者:霍波洋

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

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、原主任

 

材质:不锈钢+大理石

高度:5米

创意说明:该雕塑表现出人、山、植物等自然事物,其形象又充满不确定性,能够让欣赏者产生无限联想,设计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抽象表现手法融为一体,表现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,意境悠远、空灵。

 

6、作品名称:《太阳之歌》

作者:Clare Burnett 国籍:英国

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长

 

 

材质:不锈钢

高度:5.5米

创意说明:这组雕塑灵感来自能代表工业与全球贸易的建筑钢梁和油桶。每根工字钢梁长均为5.5米,根据工程原理以不同的方式弯曲。作品的造型和布局以提供坐卧停留的功能、穿梭游历的路径、镜子与河流的倒影等方式吸引公众的参与。为了突显色彩并保持与树木河流的协调,作品采用作为主色调。本件作品在对21世纪的未来和生活持乐观态度的同时,也对我们作为世界公民所面临的不完善之处和困境予以承认和表达。

 

7、作品名称:《行云流水》

作者:陈克

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、院长

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

材质:不锈钢+黄铜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作品借山水相依、水天交融之态,叩问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之界,再现“天人合一”之境。

 

8、作品名称:《心灵之水》

作者:翟庆喜

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 

材质:不锈钢

高度:5米

创意说明:生命在爱中孕育而生,自由自在地尽情伸展于大地和山水之间。生命中的情感来自天地馈赠,让人领略冷暖与悲欢,感知生命的博动。生命终将归于自然,与自然和谐,如云,如雨,亦如空气,化作青山绿水,与日月同在。

 

9、作品名称:《琴》

作者:李刚

中国雕塑学会理事、中国当代雕塑研究院副院长

材质:青铜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衡水饶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,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乡。雕塑《琴》构思巧妙,造型优雅,以乐器“琴”为基本元素,将“琴”与优美的自然融合,形成优美舒展的艺术造型,有着清风抚琴、山水轻音的优雅意境,让人们在观赏时产生对艺术、对音乐的美好遐想,也彰显了衡水饶阳“饶”有雅韵,礼乐悠“阳”的文化艺术主题。

 

10、作品名称:《施》

作者:董书兵
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雕塑系主任、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

 

材质:不锈钢+耐候钢

创意说明:作品由一只婴儿稚嫩的小手紧紧抓握成年人的大手构成,寓意相互支撑、相互关爱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慰藉是相互的,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,两只手紧密连接的同时,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闪耀。

 

11、作品名称:《春山》

作者:乔迁

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

材质:青铜

高度:高3米

创意说明:爱是永恒的。爱是爱情之爱,是人与人的爱,是人与自然的爱。春天蕴含着无限的生机,爱也随万物生长。作者以男女形象寓意万物,构成山的形态,寓意永恒。

 

12、作品名称:《自然之窗》

 

作者:Petre Petrov 国籍:保加利亚

保加利亚著名雕塑艺术家

 

材质:不锈钢

长度:6米

创意说明:用雕塑表现展望未来和大自然。雕塑的形状帮助人们融入自然和未来,每个身体都在创造轻盈的本质,从雕塑中可以看到世界和自然的美,人们可以通过雕塑与自然融为一体。

 

13、作品名称:《幸福的抛物线》

作者:郭航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、中国雕塑学会外联部部长

材质:不锈钢

高度:4米

创意说明:经过选择组合,巧妙地排列在一起,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,用以烘托气氛,创造意境,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。将这种手法转而利用金属材质塑造成抛物线依次排列的有序形式,抽象却准确的表达出幸福美好的生活“列锦”于富饶肥沃的饶阳。

 

14、作品名称:《礼乐饶阳》

作者:宿志鹏

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共艺术中心主任

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

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

材质:不锈钢+大理石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创作思路源于古代的编钟铸造工艺,礼乐文化自身的魅力在此不必赘述,而编钟在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,作者并没有直接表现编钟本身,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,根据中国古代失蜡法铸造这一伟大的传统文化奇迹,创造了一组铸造编钟所使用的石笵,既为观众充分留出了想象空间,又在雕塑的表现形式上有了发挥余地。

 

15、作品名称:《公牛》

作者:Alexey Kanis 国籍:俄罗斯

俄罗斯著名雕塑艺术家

 

材质:大理石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公牛是无拘束的力量和力量的象征。在俄罗斯,人们一直崇拜它,赋予它不同的神秘品质,在歌曲和传说中受到赞扬。在这件作品中,公牛的形象是以一个建筑塑料模型的形式来表现的,这个模型的分面形式强调了公牛的力量。在任何时候,它都准备好了以他的方式猛烈地撞击一切,一种冻结在建筑静态图形中的超动力。

16、作品名称:《走马送花》

作者:孙伟

 

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兼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、

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

材质:铸铜

高度:4米

无疆行者,路行之思。

思者无域,胸中罗天地。

行者无疆,足下满芬芳。

 

17、作品名称:《巢》

作者:谭勋

天津美术学院教授、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、

材质:青铜+黄铜+紫铜

高度:5米

创意说明:该作品的三个物体有着共同的指向——“巢”,即柱头中小虫子的巢,为生活增添趣味的鸟笼子的人工巢,及大自然中鸟儿搭建的真实的巢。作者以丰富的材料语言及多样的构成形式,将三根造型相近、语义勾连的柱型物并置在一起,提示出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中那些渺小、灵动的生长处境及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,并以夜景搭配灯光的表现手法制造出与自然相协调的视觉气氛,传递出一份对祥和、美好之生活的理想愿景。

 

18、作品名称:《胸有诗书》

作者:鲍海宁

鲁迅美术学院教授、雕塑系主任、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秘书长

材质:青铜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作品以中国西汉汉学大儒、《诗经》注释者毛苌为作品表现的形像,通过人物与山石的构图来传达其博学与广深的造诣。

 

19、作品名称:《清音》

作者:林岗 杭州雕塑院院长、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

材质:不锈钢

高度:5米

创意说明:山石、水滴、流泉,山谷石涧意象隐逸,自然温婉细腻流淌,在细微空间中凝聚为有形粗粒的金属之身,气质浑圆,形式精巧,硬如骨节,势如钟鼎。

 

20、作品名称:《共享空间》

作者:黄善武 广西艺术学院教师

材质:不锈钢+大理石

高度:5米

创意说明:作品以借景的方式,通过方圆和虚实来营造空间意象。高低错落的形体在不同的空间中方圆相生、刚柔相济,共享虚实空间。

 

21、作品名称:《流动》

作者:John Atkin国籍:英国

英国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总监

材质:不锈钢

长度:5米

创意说明:雕塑作品探索了运动的思想,尤其是空气的微妙运动。反光表面迫使观看者的视线穿过和环绕雕塑的弧形曲面,抛光表面捕捉了环境的颜色和动态,从而增加了几乎看不见的微风或空气的呼吸之概念。

 

22、作品名称:《三宝—“齐舞”》

作者:李建华 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家

材质:不锈钢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雕塑采用衡水具有特色文化代表的“衡水三宝”—鼻烟壶、毛笔、金鱼为主要元素 。水代表财富,以水贯穿整个雕塑,三大元素凝聚成一股力量,又表现出一种齐舞的动感。金属的材质具有现代感,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使作品更形象而生动。

 

23、作品名称:《古籍赋—礼乐饶阳》

作者:窦付坤 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家

材质:花岗岩+太湖石+钢丝绳

高度:3米

创意说明:书籍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,作者对其进行从纸媒到石材的强力物性转换,让经典古籍文册有了更多的历史痕。